深圳人民银行交出2021年亮眼“成绩单”
2022-04-20 15:47:12  来源:互联网 作者:黑龙江省双城市   阅读量:791

深圳新闻网2022年1月21日讯(记者 朱琳)2021年,深圳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总行总局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全国首创深入社区开展政银企对接,全力做好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工作,全面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聚焦“双区”建设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各项业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全国首创深入社区政银企对接成效亮眼,金融精准支持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

推动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指导辖内金融机构落实好降准等货币政策,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截至12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7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有序推进LPR改革,2021年全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49%,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为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全国首创深入社区政银企对接,聚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深化融资支持。常态化开展深入社区稳企业保就业专项行动,获评深圳市营商环境改革优秀案例,截至12月末,走访对接企业16.2万家,5.8万家企业获得授信1303.0亿元,其中首贷企业家数占比14.6%,信用贷款家数占比38.7%。推动盐田区、福田区、宝安区、龙华区设立首贷服务窗口,开展小微企业首贷户培育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被列入深圳市“十大市场主体获得感提升专项行动”。扎实开展“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活动,截至12月末个体工商户授信户数超过34万户,同比增长83.4%。

充分发挥结构性政策工具作用,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中的信用贷款占比始终位列全国前茅。深化两项直达实体经济工具的精准支持作用,工具出台以来至12月末,推动辖内银行为3186.55亿元贷款本金办理延期,惠及22.7万户企业;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641.69亿元,惠及12.98万户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信用贷款占比始终位列全国前茅。

推动深圳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实现“量增、价降、面扩”。截至12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064.66亿元,同比增长29.7%,高出各项贷款增速16.1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授信户数101.27万户,同比增长53.17%。全年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2020年平均水平下降0.23个百分点,降幅比企业贷款利率整体降幅高出9个基点。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深圳绿色金融工作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

推动深圳赴港发行全国首支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及绿色地方政府债券,广受国际投资者追捧。2021年10月12日,深圳市在香港成功发行国内首支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50亿元人民币,其中一般债券11亿元,专项债券39亿元。专项债券为经过香港品质保证局认证的绿色债券,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和水治理等项目。本次债券发行受到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的广泛关注,共吸引来自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共计89个账户下单认购,订单规模达174亿元,实现3.48倍超额认购。

创新机制推进政银企绿色融资对接,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签署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1年9月共同举办绿色融资政银企对接会,会上达成绿色融资意向授信225亿元,绿色债券承销意向70亿元。指导辖内银行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大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2021年已发放合格碳减排贷款预计带动年度碳减排量41万吨。先后落地全国首单银行间市场核电项目碳中和债、租赁行业碳中和主体信用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深圳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4192.68亿元,同比增长17.75%;截至12月末,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余额236.86亿元,同比增长128.29%。

探索开展银行碳核算及环境信息披露,有效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指导深圳市5家银行开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环境信息披露经验,有效缓解绿色投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金融机构积极承担环境与社会责任。指导兴业银行深圳分行成为全国首个披露投融资活动碳足迹试算方法及结果的银行。指导招商银行成为首个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创新开展自身运营情况碳排放核算,摸清主要碳排放来源及特点,为科学合理践行节能减排奠定良好基础。

聚焦“双区”建设,金融改革开放跑出新速度

“跨境理财通”试点成效显著,持续巩固深圳人民币国际化排头兵地位。深圳人民银行联合广州人民银行和广东、深圳两地银保监局、证监局六部门发布“跨境理财通”试点实施细则。截至12月末,深圳20家试点银行累计开立“跨境理财通”业务相关账户7453个,占内地试点地区(大湾区9市)账户总数的33.8%;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88亿元,占全部试点规模的38.6%;双方向投资产品交易额合计0.99亿元,占全部试点交易额的37.9%。推动人民币“跨境电商直通车”业务全年收款达918.9亿元,同比增长81.5%,为电商节约手续费1.4亿元。2021年,深圳市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首次突破3万亿元,达3.10万亿元,同比增长25.6%,收付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三,占跨境收付总额的比重高达47.8%。

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持续扩容,推动数字人民币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开展“福田有礼数字人民币红包”“龙华数字人民币春节留深红包”“罗湖区数字人民币春之礼”3轮外部可控促消费试点活动,近300万人次参与,交易金额1.2亿元。扎实推进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推动数字人民币交税、交电费等场景落地。持续优化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数字人民币受理商户超30万家,基本覆盖生活服务、零售消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教育医疗、智慧民生、政务服务等各领域。试点启动两年来,指导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邮储银行深圳分行、交通银行深圳分行等试点机构推出试点活动264个,深圳已初步建立既有应用场景又有消费群体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

地方征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推动深圳建成多元化征信服务体系。调研辖内全部77家银行的数源需求,采集分析2210份中小微企业的平台功能需求问卷。推动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实现与48家银行的技术对接,截至12月末完成37家数源单位5.42亿条数据归集,实现深圳380万活跃商事主体全覆盖。2022年1月10日,在人民银行总行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深圳人民银行已完成对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的企业征信机构备案。这标志深圳建成集央行征信、地方征信、互联网征信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征信服务体系。

率先落地外汇领域多项创新试点,推动外汇领域改革开放向纵深挺进。全国首批落地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截至12月末,5家试点企业共办理资金池业务5665笔、171.92亿美元,助力企业降低财务成本。全国首创“银行+外综服企业”模式,拓展银行跨境电商结算,助力2.7万家电商企业解决“收汇慢、风险大、费率高”问题。落地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和粤港澳大湾区经常项目跨境保险汇兑便利化试点。扩大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支持重点芯片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全国率先开展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指导试点银行线上为企业办理6个高频业务,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稳妥推进支付领域创新,持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国首批落地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截至12月末,深圳辖内开立单位账户8464户,累计人民币资金收付812.5亿元、外币资金收付43.9亿美元,预计节省财务管理成本1489万元。稳步推进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试点,截至12月末,试点银行深圳中行共开立16.21万户,开展交易786.96万笔、53.94亿元,占大湾区跨境代理见证业务总金额的90.66%。

稳步实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顺利完成首例创新应用测试。推动两批共8个金融科技创新应用项目测试运行,涵盖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覆盖支付、信贷融资、征信、供应链金融和跨境人民币收款等金融应用场景,完成全流程闭环测试。逐步推进深港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合作落地实施。

践行金融为民,金融服务和金融管理质效不断提升

积极实施支付降费,指导金融机构为447万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累计减费让利18.40亿元。推进多项适老惠老支付服务,联合市民政局指导平安银行制发颐年卡77万张,指导财付通公司推出老年人微信支付亲属卡。强化现金保障服务和管理,深入开展大额现金管理试点,构建整治拒收现金网格化工作机制,持续开展硬币自循环进社区行动。持续提升国库业务办理的便利性,全国首创试运行海关退税电子化,退库处理时间缩短7-10个工作日,开通跨省异地电子缴税试点业务。切实解决公众的征信查询需求,推进新增6个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网点,开通个人、企业信用报告线上查询服务的银行分别增至13家和10家。扎实开展存款保险宣传,组织银行常态化开展网点及社区存款保险宣传活动,推进存款保险内容嵌入业务流程,不断提升公众认知水平。统筹推进金融教育新机制落地见效,在与深圳银保监局、证监局、市金融局、市教育局、深交所创新金融教育机制框架下,统筹共建深圳市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工作机制,授予5家银行首批“深圳市金融教育示范基地”称号,进一步发挥金融教育公益性场所功能。


标签: